当手术中出现停电,所有队员一起用应急灯手电筒照亮手术间;没有呼吸机,自制简易CPAP装置也要把早产的宝宝留下;当他们冒雨解除居民“怪病”困扰,当地卫生署长第一时间更换自己微信头像,当地居民总说,“中国医生,我们相信你!”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有一群医生,他们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记者昨天连线了江苏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几位队员,他们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医师节这样一个特殊节日来临之际,听他们讲述医疗援外的那些事。
手术中停电举着应急灯完成手术
袁同洲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也是此次江苏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副队长,他和其他八名来自南医大二附院的队员共同驻扎在奔巴岛。
袁同洲告诉记者,7月初到达奔巴岛,到如今已经一个多月,奔巴岛的条件非常艰苦,最大的困难是手术时经常面临停电停水、没有氧气、手术床故障、缺少最基本的药物等等,而面对这些困难,队员们从来没想过要退缩,而是因地制宜想办法,更努力地关注病人,病人病情有变化,随时去看,病人病情平稳,定时去看。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弛记得,到达奔巴岛的第三天,他接诊了一位结肠套叠的病人,需要进行结肠切除手术,结果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呼吸机停摆,没有应急电源”,在这种情况下,袁同洲队长带着全体队员举着两个应急灯和一个手电筒进行紧急照明,张弛和妇产科王燕副主任医师在手术台上,还有七位队员在台下轮流负责照明,“在昏暗的应急灯下,在麻醉医师张擎的手球囊通气过程中完成手术”,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张弛说,这一刻,他特别感谢自己背后有这样一个团结的团队。
孩子,再难也要留下你
没有呼吸机自制简易CPAP装置
在儿科,今日新闻,同样面临缺医少药的境况,儿科医师丁玲说,“最基本的药都没有,脱水、重症营养不良的孩子很多”,而其他的医疗设备,“儿科病房只有一台暖箱和一台制氧机,暖箱还是坏的,温度只能往上调,不能往下调,温度太高时我们只能把门打开。耗材也很少,吸氧管、吸痰管、胃管、肛管都没有”,这一切给临床造成非常大的困难。丁玲印象最深的一台手术是抢救一位早产儿,孩子的妈妈因为子宫大出血,切除了子宫,而孩子因为早产情况非常危急,在桑给巴尔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早产儿存活率很低。但这是一个特殊的妈妈,“她已经失去子宫,如果孩子再没了,那么她可能无法再次成为妈妈”。那一刻,丁玲决定要尽最大努力去救孩子,没有呼吸机,她制造了简易的CPAP装置(持续气道正压装置),最终孩子活了下来,并健康出院。
年轻的妈妈抱着这个孩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而丁玲则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病人总说中国医生,我们相信你
在奔巴岛工作一个多月,妇产科王燕副主任医师的最大感受是:“在非洲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环境固然艰苦,但医患之间充分信任”,这让她和队员们总是特别感动。王燕说,当和病人或家属进行谈话,告知病情以及治疗方案时,他们往往会坚决地说,“NO,NO,你不需要告诉我们这些,你不管做什么决定,今日新闻,我们都相信你,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不会怪你,都与你无关”。王燕说,这种无条件的对中国医生的信任,让她和队员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更加冷静、更加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理。
王燕曾接诊一位急诊孕妇,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出血量特别多,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神志,血压一度测不出,手术过程中仍然出血不止,当地医生建议切除子宫,王燕想的是,这位患者才24岁,只有一个孩子,她想尽一切办法为其保住了子宫,第二天当产妇握住王燕的手表示感谢时,王燕说,这一刻她真的很开心。
- 全部评论(0)
特别提醒:《民立报》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